深圳市政协委员孙莉莉:发挥深圳在红树林保护、修复、教育与宣传的全球引领作用|聚焦深圳两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深圳,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伶仃洋,南与香港山水相连——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这座城市近3.5万公顷湿地,尤其全市红树林面积296.18公顷,承担着抗风防涝、净化水源、固碳储碳等多重生态功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11月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期间,中国宣布将在深圳建立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
2月14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圳要高品质打造宜居城市,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开工建设红树林湿地博物馆。
“深圳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改革开放最前沿,丰富的红树林资源、完善的政策体系、充足的高端人才储备,以及全民参与志愿活动的社会风尚,都可为国际红树林中心的落地提供强支撑。”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副理事长,深圳市中汇影视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莉莉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
孙莉莉表示,深圳具备落地“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多重优势,下一步应汇聚社会力量,建立国际红树林专项基金,通过筹办国际论坛、开展专项培训等方式,联动全世界拥有红树林湿地的国家和地区,发挥深圳在红树林保护、修复、教育与宣传的全球引领作用。
“生态红线”为候鸟迁徙留出通道
2月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公布,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等列入《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据统计,深圳全市(不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湿地总面积近3.5万公顷,共有湿地类型4类20型。全市红树林面积296.18公顷,集中分布在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宝安区沙井、福永、西乡,南山区沙河,大鹏新区坝光、葵涌、南澳等地。
丰富的红树林资源为国际红树林中心的落地打下客观基础,而福田红树林湿地作为全国唯一地处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向世界彰显了深圳平衡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显著成果。
“越冬候鸟无法在城市大楼间穿梭。得益于深圳前卫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大量绿地得以保留,从深圳湾到笔架山、莲花山,一直到梧桐山,连起来形成了候鸟的迁徙通道,也形成了深圳的一道生态屏障。”
孙莉莉告诉记者,深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全国率先推出“生态保护红线”,全市约50%陆地面积被划入红线内,不允许进行破坏性开发,梧桐山、大南山、笔架山等因此得以保留。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深圳绿色竞争力在全国289个主要城市中居首。
“尤其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湾,深圳做出了相当程度的平衡取舍。”据介绍,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是东半球国际候鸟重要的栖息地和南北迁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每年近十万只往返于东亚至澳大利西亚的国际候鸟在此停歇。
为此,深圳启动了系列滨海红树林湿地修复行动,保证了红树林总面积不再减少并逐步扩大,扭转了湿地系统生态功能退化的趋势。“深圳湾红树林湿地修复项目”也于2021年6月入选自然资源部与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十佳案例。
目前,深圳正在开展《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完成营造及修复红树林面积51公顷以上,探索适宜深圳国际化大都市特征的湿地保护形式,力争在2035年前建成国际湿地城市。孙莉莉认为,深圳在红树林湿地保护的政策体系建设方面不遗余力,为“国际红树林中心”的落地奠定了制度信心。
以“国际红树林中心”联结世界
近年来,深圳发力高水平大学建设,目前全市已有15所高等院校,但与北京、广州等其他一线城市相比,高校数量仍有一定差距,且暂无与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类似的农林类院校。“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高校科研力量是否构成掣肘?
孙莉莉表示,在深圳探索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背景下,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加快部署建设优势特色海洋学科,设立“红树林湿地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近日公布的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奖名单中,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担任完成单位的项目“红树林生态系统全链条精准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还获得“科技成果推广奖”拟奖。
根据《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年)(征求意见稿)》,深圳将构建“1+X+N”海洋高校教育体系,多层次、梯度化培养海洋领域创新人才。其中,“1”即重点建设深圳海洋大学,“X”指多个特色海洋学院,“N”意为若干蓝色职业学校。
随着更多对口高校及学科的有序部署,深圳有望形成强大的高端人才储备,而国际红树林中心也将成为深圳引才聚才的重要平台。据孙莉莉透露,红树林基金会拟动员更多企业与国际基金组织,设立专项基金以支持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通过在深圳筹办国际论坛、专项培训等,团结全世界拥有红树林湿地的国家和地区,吸引全球红树林研究人才加盟深圳。
尤其基于深圳的会展业优势,孙莉莉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举办2023首届湿地教育国际论坛,邀请《湿地公约》获批的全球23个星级湿地教育中心参加,发挥深圳在红树林保护、修复、教育与宣传的全球引领作用,也为2023年9月《湿地公约》缔约方常委会批复“国际红树林中心”决议方案争取更广泛的国际社会支持。
“截至2022年底,深圳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达351万人,平均每5个深圳市民里就有一个志愿者,更有着以红树林基金会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致力于红树林湿地保护和教育的环保专业志愿者队伍。”
今年深圳两会期间,孙莉莉带来关于“充分调动志愿服务资源,助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的建议,希望在注重高端人才外引与内培的同时,形成全民参与红树林保护的社会风尚。
据悉,深圳目前已设立38个自然教育中心与22所自然学校。孙莉莉认为,立足各区红树林湿地,深圳应创建更多湿地教育中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造红树林志愿服务阵地。
此外,孙莉莉倡导到红树林分布国家和地区旅行的深圳市民,尤其是注册志愿者,关注、参与和支持当地红树林湿地保护,并将全球各地的红树林湿地知识、故事带回来,助力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与红树林分布国家和地区的沟通联结。
“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应警惕成为‘自然缺失症’患者。红树作为深圳‘市树’,红树林保护应成为深圳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孙莉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