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他们,让新疆文物重生_天天动态

来源:网易新疆 发表日期:2023-04-21 14:08:03

几天前,3000平方米的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投入使用。3月底,在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新疆文物修复师周智波和石亮双双获奖。2021年,新疆博物馆的“新疆喀什地区博物馆藏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入选“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实现了新疆文物修复能力的历史性突破。


(资料图)

“近年来,新疆文物修复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修复能力跃上新台阶。”新疆文博院副院长、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说。

文物援疆助力

“新的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科技含量,都有质的提升,这得益于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新疆博物馆党委书记何嘉说。

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使大量的有机质文化遗存得以完好保存,成为全中国乃至世界出土纺织品文物、纸质文书等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些珍贵的丝路瑰宝是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生动诠释,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于志勇介绍。

自2010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把文物修复作为重点援疆工作之一。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工作站等相继挂牌。其中,纺织品文物、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都设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

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文物修复师在修复纺织品文物。(来源:新疆博物馆提供)

以工作站为平台,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等纷纷选派优秀专家,来到新疆工作站,帮助、指导修复文物,使一批批珍贵的馆藏文物得到修复,也为新疆培养了专业人才。

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北大学相继开设培训班,帮助更多新疆文物修复工作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提升。

“2011年,国家文物局在新疆举办了第一个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业务培训班,授课者都是国内顶尖专家,3个月的培训为我们做壁画修复奠定了基础。”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主任万洁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的文物修复能力大大提升。”

在参与国家项目中成长

“我2010年大学毕业,刚来到克孜尔就参与了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的库木吐喇石窟壁画修复项目,跟着优秀的专家学习,进步很快。”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文物修复师周智波说。他在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壁画彩塑文物修复师项目三等奖。

通过国家项目,不断和高水平院馆合作,带动了全疆文物保护修复能力的不断提升。

2015年,通过国家项目,新疆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联合,对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部分纸质文物进行修复。“南京博物院是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我被派去学习,边学边干,技能提升很快。后来,我们组建了纸质文物修复室。”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副主任杨华说。

新疆博物馆充分发挥龙头作用,积极帮助全疆各地州市博物馆开展修复工作。2021年3月,新疆博物馆承担的五个国家重点馆藏文物修复项目顺利结项。

“新疆博物馆还为地州市博物馆培训了5位修复师,使全疆的纺织品修复保护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何嘉说。

文物修复后继有人

“经过十多年发展,研究所组建了一支稳定的保护队伍,保护人员由原来的两三人增加到现在的八人,在部分保护技术上还实现了自主创新和突破,达到了行业内领先水平。”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保护研究所所长杨杰告诉记者。

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建成了纸质、纺织品、壁画彩塑、金属类和杂项五大类文物修复室,这是目前国内文物修复机构的“标配”。“过去我们只有三四个人,现在有二十一位文物修复师。近十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志于从事文物保护事业,我们的修复人才梯队初具规模。”万洁说。

3月初,文物修复师刘甜来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带领该馆同行修复一批纺织品文物。4月,文物修复师石亮奔赴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馆,帮助当地修复一批金属类文物。

眼下,新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马叶桢正在故宫博物院学习,这是文化和旅游部“订单式”人才援疆项目。“我在文保科技部,学习相关的先进检测设备如何使用,新疆博物馆很快要建立文物修复实验室。”马叶桢充满期待地说。

“随着新疆文物修复水平的不断提升,将会有更多的丝路瑰宝从库房走进展厅,面对八方来客更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更大作用。”于志勇说。(张海峰)

x
推荐阅读 更多